超硬材料生產車間
□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 黃婷 劉瑞朝 文 受訪企業供圖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以人造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,被稱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。在超硬材料方面,河南的“江湖地位”并不低,全國八成的金剛石都是“河南造”。
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,要把材料產業作為重要支柱,以創新驅動加快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的轉變。根據規劃,河南將加速納米聚晶金剛石、功能金剛石等制備技術攻關,擴大在珠寶首飾、電子信息、污水處理、生物醫藥及器械等領域應用,以鄭州、許昌、商丘、漯河、南陽、信陽為支點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。
【縣域】
柘城微粉產量 占到全國七成
世界金剛石看中國,中國金剛石看河南,河南金剛石看柘城。正是靠著超硬材料這一主導產業,柘城縣“咬”下了微粉產量和出口量70%和50%的全國市場份額,也被全球科技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認定為“中國鉆石之都”。
要了解柘城縣在超硬材料行業的“江湖地位”,需要走進這家本土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——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。目前,該公司已形成金剛石單晶、金剛石微粉、培育鉆石三大核心產品體系,金剛石單晶和金剛石微粉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三。產品廣泛應用于建材石材、機械加工、硬脆材料、IC芯片、精密刀具、珠寶首飾、航天航空、國防等領域,是中國超硬材料第三大生產商和供應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公司培育的鉆石,在歐美和印度市場很受歡迎。科創河南記者了解到,培育鉆石市場目前呈爆發增長態勢。在消費領域培育鉆石方面,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已實現單粒5-30ct產業化生產,產品質量可完全替代天然鉆石,應用于珠寶首飾領域,產品主要銷往印度和歐美,對外輸出“中國鉆石”。培育鉆石已經成為公司營業收入最大的主導產品。
【產業】
河南超硬材料規上企業約300家
柘城縣現有超硬材料企業11家,已形成了原輔材料、工業級金剛石、金剛石微粉、寶石級金剛石、金剛石制品、鉆石首飾等完整的產業鏈條。如今,柘城縣金剛石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建設當中。項目建成后,年產值將達到50億元。
根據中國機床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數據
我省超硬材料及制品
產業營業收入分別約為
2019年245億元
2020年270億元
2021年400億元
2021年
全省工業金剛石單晶產量 160億克拉
金剛石微粉 60億克拉
立方氮化硼 6億克拉
培育鉆石 200萬克拉
河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說,河南超硬材料產業主要集中在鄭州、許昌長葛、商丘柘城、焦作、南陽方城等地,現有規上企業約300家,其中2021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企業約有30家,有鄭州三磨所、中南鉆石、黃河旋風、華晶股份、中南杰特、四方達、力量鉆石、柘城惠豐、鄭州鉆石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。
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發展,有著較為深厚的基礎優勢。目前,河南超硬材料單晶合成產業規模在國內外居領先水平。
金剛石產量占全國的80%
立方氮化硼產量占全國的95%
我國金剛石單晶產量占全球的95%左右
在金剛石合成領域,中南鉆石、黃河旋風、華晶股份占據全球近70%的市場份額;在立方氮化硼(CBN)領域,河南產量占全球總產量75%左右,其中中南杰特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%左右。這些都為發展下游制品和功能化應用奠定了基礎。
其次是技術創新優勢。河南擁有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超硬材料產業基地“國家火炬計劃河南超硬材料產業基地”,有鄭州三磨所、機械研究所等一批從事相關研究的國家級研究院所。
“第三方面是人才優勢。”上述負責人說。鄭州大學、河南工業大學、中原工學院等高校為超硬材料行業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礎理論研究,同時培養和輸送了大量專業高技術人才。
【再造】
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
3月16日,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鄭州調研超硬材料產業發展情況。他強調,加快形成產業集聚優勢,打造超硬材料產業新高地。
業內人士指出,材料產業是戰略性、基礎性產業,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,必須把材料產業作為重要支柱,以創新驅動加快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轉變。
《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(2022—2025年)》提出,培育40條先進材料重點產業鏈。到2025年,形成先進鋼鐵材料、鋁基新材料、尼龍新材料、新型高溫材料、超硬材料、新型建材等6條千億級支柱產業鏈,以鄭州、許昌、商丘、漯河、南陽、信陽為支點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。
【驅動】
創建國家級超硬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
在今年2月25日召開的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,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李翔說,下一步,河南將通過創建國家級超硬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、打造世界級超硬材料展示交易中心,提升定價權和話語權,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由大變強,向高精尖發展。
根據規劃,河南將實施材料創新生態提升攻堅。堅持創新驅動,完善創新鏈條,貫通產學研用,實現“基礎研究—技術攻關—技術應用—成果產業化”全過程無縫銜接,打造一流創新生態。
《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(2022—2025年)》明確要求,提升材料創新平臺建設水平。鼓勵優勢企業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,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、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基地等。推動現有創新平臺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,圍繞重點產業鏈新布局一批重點實驗室、產業研究院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,推動創新平臺增量提質。
同時,支持產業鏈下游大企業與產業鏈上游中小企業聯合科研機構、高校等組建大中小企業融通、產學研用協同的創新聯合體,承接重大科技項目,推動共性技術研發。
(責編:黃莎、楊曉娜) /來源:大河報?